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资讯

“格物抒怀——张哲油画风景展”在银川美术馆举行



2025-04-20来源: 艺术中国

开幕式现场

2025年4月12日下午,“格物抒怀——张哲油画风景展”在银川美术馆举行展览开幕式。

作为宁夏的青年油画才俊,本次展览以“格物抒怀”为主题,集中呈现了张哲近五年来的风景油画佳作108幅。艺术家以独特的艺术视角,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诗意。

展览现场

展览由重庆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宁夏美术馆(宁夏书画院)、宁夏大学美术学院、北方民族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宁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为指导单位,宁夏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银川能源学院信息传媒学院主办,银川美术馆承办.庞茂琨、王宏剑、张杰、何占福担任艺术顾问,王胜泽、王心悟担任策展人,杨卫担任学术主持,王心悟、王胜泽、刘淳作为学术支持.

现场嘉宾合影

张哲,男,祖籍山西,父辈从甘肃迁入宁夏,生于宁夏西吉县。先后毕业于:宁夏固原民族师范、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架上绘画工作室、法国昂热勒芒美术学院。中国书画人才理事,宁夏美术家协会会员,宁夏油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美术学院校友总会理事,四川美术学院宁夏校友会副会长,高校教师。作品曾获宁夏第三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黄河之声2025年宁夏油画作品展二等奖。作为助手与艺术家王大同先生创作《重庆谈判》油画作品,并主持创作《抗洪抢险》《贺兰魂》。

宁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宁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胜泽主持开幕式

宁夏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晓军

四川美术学院原副院长、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油画艺委会主任张杰

艺术家张哲

深受米勒作品的影响,张哲深刻地感受、融入脚下的这方土地,热爱并不断展现它迷人的魅力。从艺26年之久的他对故乡的风景充满着情感与记忆,并孜孜不倦的用画笔对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坚强不屈的精神进行着创作表达。环顾展厅,观众可以透过作品中描绘的断墙颓壁,一泓池水,半枝斜坡,夕阳古道,枯藤老树,鸦声点点,感受时间留下的印痕。这些是艺术家张哲抒怀的表征,艺术的足迹,更是其艺术生命的追求。

张哲作品

王胜泽认为,宁夏这片广袤而又蕴藏着历史的土地,给张哲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深邃的山川、苍茫的黄土高原和淳朴的民风,都是张哲笔下的描绘的对象。他的油画作品不仅是家乡大自然的简单再现,更是对自然、对人文、对历史深刻洞察的艺术表达。“读张哲的油画作品,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溪流、每一片草地都在他的笔下凝聚成了丰富的意义,它们与当地的民俗、历史、风土人情息息相关,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另一方面,张哲通过写生,将时代的呼唤融入其中。在他眼中,家乡熟悉的每一片景象都承载着历史的深厚积淀和时代的变迁,而这些变迁正是他艺术创作的源泉。他通过对家乡山川的深入观察与独特表现,让这一片风景在他的画笔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展现出其所蕴含的独特精神。”

张哲作品

通过对张哲风景油画创作的梳理,本次展览学术主持、批评家杨卫表示,张哲热衷于风景写生,首先是受到学院教育的影响,同时也是源于自我的文化乡愁,为的是从风景中提炼自己的情感,寻找自己的生命之根。他笔下的风光,无论是山村的春色,还是金黄的秋景,抑或是冬日里白雪皑皑的原野,都无不渗透着一种饱满的激情与深远的诗意。“作为一位深受学院艺术浸染的艺术家,中西方不同名校的求学经历,不仅开阔了张哲的眼界,也为他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多年以来,张哲遍访名山大川、纵情天地之间,通过风景写生提高审美意识、锤炼艺术语言,日积月累,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在张哲的风景画中,表现西北风光,是其一成不变的主题。这跟张哲的文化乡愁有着直接关系,也是他疏远于剧烈变化的现实社会,对自我生命确认的一种人文方式。可以说,是西北的热土养育了张哲,也给了他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

张哲作品

学术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之后,众多嘉宾从多种身份与角度切入,对本次展览及张哲的艺术创作进行了学术研讨。

春天是希望的象征,也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在这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希望通过这场展览,让更多人领略到油画艺术的魅力,感受张哲笔下风景的灵动与深邃。

据悉,本次展览从4月9日起对外开放,并持续至4月21日。感兴趣的观众可前往银川美术馆(银川市金凤区泰康街8号)二楼观看展览。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